学者刘梦霏是个深度游戏迷,成长在宽松教育环境里的她,并没有成为游戏的受害者,而是自信地玩着游戏,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。随后,她因为对游戏的强烈兴趣,开始从事游戏研究的工作。
学者王小伟研究技术哲学,享受游戏的同时,他偶尔也会抽离出来,去分析游戏这种媒介。深度地玩游戏,是否会造成个体对于外界探索欲望的消失?游戏是否会切断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?
游戏早已不是“人人喊打”的恶魔,但如今高速发展的游戏产业中,其复杂的生态链条、被映照出来的以及可能带来的改变,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地讨论。
《新周刊》总第670期《全民玩家:重新认识中国游戏》中,我们邀请了刘梦霏、王小伟这两位成长于游戏兴起年代、又同为高校教师的学者,一起聊聊:是什么造成了“谈游戏色变”的局面?游戏这把“双刃剑”,要如何使用才恰当?
微信视频号搜索🔍新周刊
11月12日晚八点,不见不散~
📖
推荐阅读
在众人眼里,游戏从来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存在。无论是作为玩家还是路人,我们好像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游戏:为什么中国缺少3A大作?游戏产业和游戏研究里需要知识分子的存在吗?游戏能带给社会多少可能性?离开“第九艺术”及各种陈词滥调的印象后,我们对游戏的认识又还剩下什么?
点击阅读👉或收听播客节目👂
在游戏里,我比现实更完整 | 专访刘梦霏
“我这几年的感受是,不内耗是好,但如果内耗的话,还能评估什么是好,这或许是人生的一项基本任务。”
点击阅读👉
青年学者王小伟:内耗的年轻人,没什么好责怪的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