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光砸缸是假的吗?马未都说宋代没有那么大的缸,是否可信?
司马光砸缸,是真是假并不重要!重要的是作者用心传递的信息。证明司马光的有为是从小就心细胆大聪明造就的!也启示后人,天才虽有先天,但后天的作用也不容忽視!
至于马末都说的话,当耳边风就好。他虽说是董点古玩,但未必精通古文化!既然宋代能造瓮,为什么不能造缸呢?难道瓮的制作比缸容易吗?有目共睹!请勿被所谓专家忽悠。而埋没自已的良知!
关于司马光砸缸这件事,最近我也在和读者争论,在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极力反对的文章中,我的观点是,司马光小的时候知道砸缸,说明他是一个知道变通的人,而长大后极力反对变法,纵横认为纯粹是《资治通鉴》编多了,过分的整理历史中的条条框框,反而框住了自己。
一位退休的中学高级教师在我的文章中直接表明,司马光砸缸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,说我是胡编历史,昨天我喝了点酒,于是我俩好顿怼。
他坚持认为这是一个故事不足信,而我则列举《宋史》中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:“群儿戏于庭,一儿登瓮,足跌没水中,众皆弃去,光持石击瓮破之,水迸,儿得活。”
实际上这位老师质疑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,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,史料都是人记载的,难免会有疏漏,毕竟司马光那么迂腐,很可能是天生的,而并非后天养成的。
问题出在,这段史料到底准不准确呢?
其实关于司马光的记载,一直都有出入,《宋史》中记载司马光是一个天才少年,七岁的时候就能背诵《左氏春秋》,我从网上查了一下,这本书大概有18万字。
宋朝时期有没有缸呢?马未都在电视节目中,对这个典故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,马未都先生明确的表示,以北宋的工艺水平,烧制不出来大到足以容下一个小孩的水缸!
在上面的文中,也说司马光砸的是瓮,瓮是一种不同于缸的器物,古代有请君入瓮的成语,说的就是这玩意,这个东西,是一种陶制的,很脆,而且薄,如果砸的不是缸,这就能说得通了。
毕竟如果宋朝真的能够烧出这么大的缸,司马光也是砸不动的。
纵横家里就是农村的,家里就有用的缸,这种东西能够用几十年不坏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结实,司马光七岁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砸不碎的。
再来回归这个故事本身,司马光七岁的时候能够背《左传》,说明成天都在看书,那么他哪里来的小伙伴呢?
所以,砸缸这件事还是存在疑问的!这个故事到底是谁传出来的呢?
关于司马光的故事还有一个,司马光在砸缸之前,也就是五六岁的时候,还不会剥胡桃吃,他的姐姐也不会剥,后来他家的佣人舀来一碗热水,把胡桃放到里面泡一下,然后就很容易剥开了。
司马光的姐姐不知道是佣人帮着剥的,就问司马光是怎么剥的,司马光说是自己想到的办法,用热水泡一下就好了,司马光的父亲看到了整个事情的全程,于是当面斥责了司马光,据说司马光再也没有撒谎过。
一两年后就有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,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司马光自卖自夸,给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?
在我小的时候,经常遇到那种所谓别人家的孩子,说学习如何如何好,经常得三好学生,老师也夸是清华苗子,在我们村里面这样的孩子多得是,我是最不出众的那个,嗯,高考的时候,我是我们那一届唯一考上本科的孩子。
编历史的人,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编故事,有时候找不到史料就靠脑洞,不知道司马光是不是这样的人,反正纵横就是这样的人。
我一直以司马迁的文章风格为模范,因为司马迁在《史记》的很多文章的最后都说,不管你们信不信,反正我是信了。
司马光砸缸没问题,马未都说的也没问题,问题出在哪儿呢?
【1】马未都是城里人,不知道农村好多地方“缸瓮不分”
中国的语言文化太丰富,就说这各种称呼吧。大叔、二伯、三舅、四姑父、六姨夫.......词汇细分的忒丰富。这么多称呼,在英语里面就一个 “UNCLE”就包括了。
同样道理,一个放东西的容器,都能叫出好多花样:缸、瓮、坛、罐......这些东西,要是咬文嚼字,说起来区别很是有的。
我们现在知道缸和瓮的区别:“缸”是底部到口,逐渐张开,口大底小。“瓮”是底部到中间增大,接着上部收口缩小,大肚小口。
实际情况呢?在很多北方农村里,个头大的就是缸和瓮,水缸、水瓮不分,混着叫。个头小的就是坛和罐,醋坛子、醋罐子也没分那么仔细。
现在还有这种情况,不信的,可以去山西北部农村看看,家里储水、腌咸菜还用的很多,都是“缸瓮不分”。叫瓮没问题,叫缸也对。水缸/菜缸、水瓮/菜瓮混着叫,大家都听明白,没觉着不妥。
【2】司马光到底砸的是什么?
《宋史》里说的明明白白:
群儿戏于庭,一儿登瓮,足跌没水中,众皆弃去,光持石击瓮破之,水迸,儿得活。
人家历史资料里面,本来记载的就是“砸瓮”。
后来估计是一个“缸瓮不分”的哥们,在简化成典故的时候,叫说成了“司马光砸缸”,其实也没多大毛病。
偏偏遇上了马未都老先生,是个杠精。他就分要把“缸”和“瓮”区分的清清楚楚。一句“宋朝的工艺做不出大缸来”,把人怼得哑口无言。被怼的那女老师,估计也是城里人,不知道农村里“缸瓮不分”。
大家不要断章取义,马未都老先生只是说“司马光砸缸”说法不对,没有否认有这件事,应该叫“司马光砸瓮”。唐朝就有了“请君入瓮”的词儿,“司马光砸瓮”就说得通了。
【3】“司马光砸瓮”有疑点吗?
见过农村大水瓮的就知道,那陶瓮直径50-100公分,壁厚2-3公分,一用好几辈子人,那个结实啊。甭说7岁小孩石头砸了,就是成年人抡大铁锤,要砸破也要费点功夫。
当然了,宋代的“瓮”,跟后来的有区别也有可能,比如大小厚薄,比如材质。农村的瓮和缸,材质起码有木头、石头、土陶、陶瓷......好多种。司马光到底砸的是哪种的?这就不清楚了。
先不说事件的真假,要搞清楚他砸的是什么就知道了。
很简单,先把结论说出来。个人认为,砸的事件有,但砸的是什么有待商榷。
司马光砸的不是缸,是瓮。区别是,缸是瓷器,瓮是陶器。缸厚瓮薄。缸口大,瓮口收。宋代的时候没有技术烧制能淹死小孩的瓷缸。但是陶制的瓮没问题,毕竟陶器技术不需要太高温度也不用太高,工艺简单的多。著名的请君入瓮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吧。而且缸壁厚,密度大,真想砸碎一个大缸小孩子还真有些难度。最关键一点,能淹死孩子的缸至少要比孩子高,缸是很难攀爬的,翁因为有收口,还好弄一点。
所以说不用太矫情,一般人看到大瓮也容易说成是缸
当然是真的了。
马未都懂个鸡毛,他的很多话都是错的。而且错的离谱。
他还说马镫发明以前,骑兵只能趴在马上,不能骑马与砍杀,只能下马步战。荒唐!
所以说,马未都懂个鸡毛啊。他只不过是会装而已。
马未都一口咬定北宋没有缸,既然连缸都没有,司马光还怎么砸缸呢?所以他就信口开河,说司马光没有砸过缸。扯淡!
马未都又说什么缸很小,根本淹不死人。还是扯淡!
既然是谈论缸的问题,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做“缸”。
从缸,这个字的造字本意来看。缸,就是缶+工。
缶,是陶器的意思。工,即“巨”,表示大。
缸的本意,就是大陶器。
在后来的发展中
缸,特指大口而常无颈的陶器。也就是说,只要是口大底小的陶器,都是缸。
就这么个玩意,宋朝以前的中国人造不出来?扯淡!
中国很早就有了缸。
《史记货殖列传》有言:
醯酱千缸。
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写的,可见至少在西汉就有了缸。
有的瓮也是缸。
瓮也是一种陶器,最早的意思是瓶、装水的瓶子。
后来,瓮越做越大。口也越来越大。成了大水缸。
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:四渎之浊,不方瓮水之清。
在唐朝的时候,就有“请君入瓮”的典故。一个成年人都能装到瓮里。何况是小孩子。
宗旨,宋朝肯定是有缸。司马光也砸过缸。马未都纯属胡扯。
发表评论